NY∕T 3251-2018 西北内陆棉区中长绒棉栽培技术规程(农业)
ID: |
0D00F0A78DDC4C20BFF200FE00A9E0AC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31 |
页数: |
6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1-12-26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65.020,B 32 NY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,NY/T 3251-2018,西北内陆棉区中长绒棉栽培技术规程,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mid-long staple cotton cultivation technology in,northwest inland cotton region,2018-07 -27 发布2018 - 12-01 实施,h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,目U,本标准按照GB/ T 1. 1一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,本标准起草单位:中国农业科学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庞念厂、,玉鹏,NY/T 3251-2018,I,NY/T 3251-2018,西北内陆棉区中长绒棉栽培技术规程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西北内陆棉区中长绒棉的术语和定义、生产目标、基本要求、栽培技术、收获及异性纤,维防控等,本标准适用于西北内陆棉区中长绒棉生产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 4407.1 经济作物种子第1 部分: 纤维类,GB/ T 832 1(所有部分)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,NY 400 硫酸脱绒与包衣棉花种子,NY/ 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,NY/ T 1384 棉种泡沫酸脱绒、包衣技术规程,3 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3. 1,中长绒棉mid-Iong staple cotton,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 rnm~34 rnm ,以32mm 为标准长度级,且强度、细度等其他品质指标符合,国家较高等级优质棉标准的棉花,3. 2,精量播种precision sowing,使用棉花精量播种机械,按照栽培要求将预定数量的高质量棉花种子每穴1 粒播到棉田土壤中适,当位置的播种技术方法,3. 3,异性纤维forei伊fiber,混人棉花中的非棉纤维和非本色棉纤维,如化学纤维、毛发、丝、麻、塑料膜、塑料绳、染色线等,4 生产目标,4. 1 晶质目标,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 rnm~34 rnm ,长度整齐度指数二~83% ,断裂比强度二三34 cN/ tex ,马克隆,值3. 7~4 . 4 ,4.2 产量目标,皮棉产量每公顷2200 kg 以上,霜前花率不低于90 % ,5 基本要求,5. 1 气候条件,NY/T 3251-2018,二三10 0C 年活动积温不低于3 800oC , 7 月平均温度注25 0C , 6~8 月二三15 0C 活动积温不低于2 200 oC ,年日照时数注2800 h ,元霜期二三190 d ,5. 2 灌排条件,田地配套灌排系统、水源能满足棉花生育期需水量及冬春灌需求,5. 3 土壤条件,土壤质地主要以轻沙壤土、壤土、轻教土为宜。地势平坦,土壤肥力中等以上,6 栽培技术,6. 1 播前准备,秋季翻耕深30 cm,行封闭处理,6. 2 播种,6. 2. 4 种植,高产棉,(公顷产皮棉1,播深1. 5 cm,6. 3 田间管理,6. 3. 1 滴灌,干播湿出田块及,调整。8 月下旬至9 月上旬,6. 3. 2 施肥,前施用除草剂对土壤进,;一般棉田,o d ,视埔情和天气适当,棉花生育期每公顷施人氮(N)240 Kg 2 BI20 kg~150 kg 、梆(Kz O)l 80 kg~200 峙,其中氮肥的20% 、磷肥的50%~60% 可作基肥,其余的作追肥,根据棉花长势和土壤质地,结合滴灌搞合追施磷梆肥,初花期追施30%~40 % 、花铃期追施60 %~,70% 。补施棚、钵等微量元素肥料每公顷15 kg~30 kg ,6. 3. 3 化控,膜下滴灌棉田2 片真叶期化控,每公顷用缩节胶(98 % 甲赈始)4. 5 g~7. 5 g 加水适量喷叶,弱苗可,不调;5 叶~7 叶期每公顷用缩节胶7. 5 g~15 . 0 g ,一般不超过22 . 5 g; 盛蕾期每公顷用缩节胶22 . 5 g~,30.0 g ,若要灌水,可在灌水前2d~3d 喷洒;花铃期采用水控与化控结合,只对点片较旺长的棉花喷施,一般不进行大面积的机力喷施;打顶后8 d~10 d 用缩节胶120 g~225 g 喷施1 次,之后视长势确定是,否喷施第2 次,2,NY/T 3251-2018,6. 3. 4 打顶,单株保留果枝9 台~ll 台,株高控制在90 cm~ 100 cm ,早熟棉区7 月3 日前后、早中熟棉区7 月8,日前后打顶结束,6. 3. 5 病虫害防治,采用农业防治、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、化学防治方法防治病虫危害,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和环境污,染。化学农药防治按照GB/ T 8321 、NYj T 1276 的规定执行,6. 3. 6 杂草防治,检疫把关,严格控制检疫性杂草交互携带传播;清除田内及田埂路旁杂草,控制繁殖扩散;高温腐,肥,灭活杂草种子;结合田间中耕、开沟施肥灭除杂草;选用无污染、元残留的除草剂灭除杂草,6. 4 脱叶催熟,在日平均气温18 0C 以上、棉株自然吐絮率40% 以上、上部棉铃铃期45 d 以上时喷药。喷药时喷透、,喷匀,喷药后5 d~7 d 的日平均气温不小于15 0C ,夜间最低温度不小于12 0C ,选择适宜的催熟脱叶剂喷,洒棉株,7 收获,7. 1 机械采收,棉花采摘采用采棉机收获,当棉株吐絮率95 % 以上、脱叶率95 % 以上、籽棉自然含水率符合机采标,准时及……
……